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21世紀可再生能源政策網絡、彭博新能源財經日前相繼發布最新的可再生能源報告,不約而同地表達了一個觀點:即使沒有財政補貼,可再生能源也是當前最便宜的發電來源。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在報告中指出,安裝和維護成本是阻礙可再生能源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主要因素,鑒于該行業成本下降趨勢已確定,在沒有任何經濟援助的情況下,陸上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已比任何低成本化石燃料替代品還便宜和清潔。
即使和現存運營中的燃煤電廠相比,新的太陽能和風能發電設施的安裝成本優勢也十分明顯。
分析師指出,陸上風能和太陽能的發電成本2020年起將持續低于任何化石燃料,將是全球實現“脫碳”目標的最大功臣。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數據顯示,全球某些地區的陸上風能和太陽能發電成本僅為0.04美元/千瓦時,而智利、墨西哥、秘魯、沙特、阿聯酋的太陽能發電拍賣價還曾跌至0.03美元/千瓦時。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預計,2020年全球陸上風電的平均成本會下降8%,達到0.045美元/千瓦時;光伏發電的平均成本會下降13%,達到0.048美元/千瓦時。此外,2020年全球將有逾3/4的陸上風電、1/5的光伏發電成本低于新型燃煤、石油和天然氣發電。
另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統計,去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從業人員達到1100萬,比2017年增加6%,表明該產業在全球經濟和能源結構中的作用日益突顯。就業主要集中在中國、美國、巴西和歐洲,其中亞洲國家占全球可再生能源就業市場的60%,太陽能是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的最大“雇主”。
21世紀可再生能源政策網絡近日發布《可再生能源2019年全球狀況報告》指出,去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下降,主要是太陽能發電技術成本降低所致,也意味著該產業可通過較低的成本得到所需電力。
21世紀可再生能源政策網絡數據顯示,去年可再生能源投資規模與2018年相比下降11%,為2889億美元,但仍是連續第5年超過2500億美元,其中中國以912億美元投資連續第7年領軍。
彭博新能源財經總編輯麥克龍表示,“整體投資下降時,我們很容易認為正在倒退,但事實并非如此??稍偕茉磧r格越來越低,使得其競爭力越來越強,我們可以用更少的錢辦更多的事,亞洲、歐洲、中東和非洲等地區都在加速布局綠色電力”。
全球范圍內,太陽能仍是最大投資重點,投資規模為1397億美元,下降22%;風電則增長2%,達到1341億美元。
截至去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為1246吉瓦,其中中國占32.4%,為404吉瓦;歐盟28國占27.2%,為339吉瓦;美國占14.4%,為180吉瓦。
當前,全球逾20%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分析認為,低成本的綠色電力正成為常態。21世紀可再生能源政策網絡的調查發現,70%的受訪專家認為,可再生能源成本將繼續下降。甚至有專家表示,到本世紀中葉,全球可以輕松轉型為100%可再生能源結構。
彭博新能源財經能源經濟主管艾琳娜表示,“需要固定電價政策等直接補貼的日子即將結束,但實現能源轉型且加速降低碳排放水平還需要其他政策扶持”。
美國能源與環境政策分析公司能源創新早就發布報告稱,美國2/3的煤電成本高于太陽能和風能發電成本,風能和太陽能依賴補貼的階段即將落幕。
該報告作者之一奧博伊表示,“即使政策沒有發生大轉變,煤炭很快被替代的結局已注定。在風能和太陽能替代煤炭方面,我們能走得更快”。
能源創新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公共財政文件和數據,對燃煤電廠,以及方圓35英里范圍內的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廠的發電成本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由于燃煤電廠的維修成本和污染控制成本不斷走高,而太陽能和風能的發電成本因技術進步大幅下降,74%的煤電成本已比風能和太陽能發電更高。
這一趨勢幾乎不會出現逆轉,即使將新建風力渦輪機和太陽能電池板的成本考慮進去,到2025年,美國幾乎所有煤電成本都將高于風能和太陽能發電。
奧博伊稱:“可再生能源似乎可以和補貼說再見了,風能和太陽能發電既省錢又干凈,誰還需要又臟又貴的煤電呢?”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在線搜索
愛旭股份
擁有業內領先的PERC電池制造技術和生產供應能力,是全球PERC電池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官方公眾號
